科举制度是隋朝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它始建于隋朝,完备于唐,变革于宋,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最后于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历朝历代都具有符合特定时期的显著特点。本文在对科举制度研究基础上,理性地辨析其成败得失,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探索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科举的概念界定
在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问题具有颇大的争议。目前学术界对于科举制度的定义总共有四种:“分科举人”说、“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三要素”说、“广义狭义”说。
本文在参考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内容基础上,选取“广义狭义”说中的狭义论作为科举的概念,即科举指进士科举,是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建于隋朝,在唐朝逐渐得到完善,宋朝时期发生重大的变革,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达到鼎盛,于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的演变过程,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都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由教育而衍生的产物,同时教育的内容也随着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因此,通过借古鉴今,我们可以发现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教育目标的影响
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仕学关系理论指导下,历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明朝办学理念“储才以应科目”的提出后,教育主要目的为“养士”,科举则从学校“取士”,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指挥棒。这样一种传统的教育目标:读书、考试、做官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于是正如古人视科举考试为取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现在的学生则以考试为自身价值的象征。这种注重学习结果为本位的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成绩单和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清朝八股文取士多缺乏真才为鉴,笔者认为当代教育需要避免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育评价的影响
科举考试是一种人才选拔评价,唐代科举科目繁多,光是常科就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50多种,因此人才选拔评价方式各有不同。而到了明清,科举范围缩小,真正受重视的只有进士一科,考试内容受《四书》、《五经》的限制,答题标准受《四书章句集注》限制,从而人才评价标准变得片面狭隘,再看今天的教育评价,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人才选拔过程中都过分看重定量评价,对他们而言考试的分数与升学率仍是首位因素。同时,考试标准答案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创造力遭到排挤,许多学生为了求稳求对,放弃做出自我尝试的努力而选择死记硬背,教育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推进各地域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难题,明朝为了保证取士的公平性,在宣德后实行各省直乡试按定额录取和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制度,使得取士所涵盖的地域广泛均衡。今天,我国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水平还是教育投入方面,都与东部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推进教育公平改革,我国应坚持向中西部、边疆、农村等地区投入大量公共教育资源,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四)对于人才素质提高和教育进步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社会上形成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社会风气,也向人们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国民如果想要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读书仍是必要之路。
(五)遵循开放原则,确保平等教育
宋朝的科举改革使大量的庶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平民化“。由古视今,当今教育依然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平等理念,遵循开放性原则,尤其需要打破户籍地报考的限制,为教育公平提供一份有力的支持。
三、总结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至明清,绵延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经历了创立、发展、兴盛到衰落最后被废除的历史过程,在历朝历代都呈现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其变化发展之中,有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如宋朝的科举改革使大量的庶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平民化”;有些方面则起到消极作用,如元朝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因此,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否适用于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从制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制度本身则会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契合。虽然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产物,其存在很多的弊端导致它最终走向了灭亡,但它在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原有的科举制度中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同时结合现状,让科举制的精髓和优秀内涵、理念焕发新的生机。
科举制度是隋朝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它始建于隋朝,完备于唐,变革于宋,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最后于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历朝历代都具有符合特定时期的显著特点。本文在对科举制度研究基础上,理性地辨析其成败得失,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并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探索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科举的概念界定在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问题具有颇大的争议。目前学术界对于科举制度的定义总共有四种:“分科举人”说、“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三要素”说、“广义狭义”说。本文在参考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内容基础上,选取“广义狭义”说中的狭义论作为科举的概念,即科举指进士科举,是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建于隋朝,在唐朝逐渐得到完善,宋朝时期发生重大的变革,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达到鼎盛,于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的演变过程,对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启示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都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由教育而衍生的产物,同时教育的内容也随着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因此,通过借古鉴今,我们可以发现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深远影响。(一)教育目标的影响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仕学关系理论指导下,历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明朝办学理念“储才以应科目”的提出后,教育主要目的为“养士”,科举则从学校“取士”,科举考试便成为教育强有力的指挥棒。这样一种传统的教育目标:读书、考试、做官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于是正如古人视科举考试为取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现在的学生则以考试为自身价值的象征。这种注重学习结果为本位的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往往过于重视成绩单和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清朝八股文取士多缺乏真才为鉴,笔者认为当代教育需要避免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二)教育评价的影响科举考试是一种人才选拔评价,唐代科举科目繁多,光是常科就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50多种,因此人才选拔评价方式各有不同。而到了明清,科举范围缩小,真正受重视的只有进士一科,考试内容受《四书》、《五经》的限制,答题标准受《四书章句集注》限制,从而人才评价标准变得片面狭隘,再看今天的教育评价,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人才选拔过程中都过分看重定量评价,对他们而言考试的分数与升学率仍是首位因素。同时,考试标准答案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创造力遭到排挤,许多学生为了求稳求对,放弃做出自我尝试的努力而选择死记硬背,教育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推进各地域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难题,明朝为了保证取士的公平性,在宣德后实行各省直乡试按定额录取和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制度,使得取士所涵盖的地域广泛均衡。今天,我国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水平还是教育投入方面,都与东部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为了推进教育公平改革,我国应坚持向中西部、边疆、农村等地区投入大量公共教育资源,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四)对于人才素质提高和教育进步的作用科举制度的推行,使社会上形成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社会风气,也向人们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国民如果想要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读书仍是必要之路。(五)遵循开放原则,确保平等教育宋朝的科举改革使大量的庶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平民化“。由古视今,当今教育依然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平等理念,遵循开放性原则,尤其需要打破户籍地报考的限制,为教育公平提供一份有力的支持。三、总结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至明清,绵延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经历了创立、发展、兴盛到衰落最后被废除的历史过程,在历朝历代都呈现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在其变化发展之中,有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如宋朝的科举改革使大量的庶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平民化”;有些方面则起到消极作用,如元朝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因此,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否适用于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从制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制度本身则会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契合。虽然科举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产物,其存在很多的弊端导致它最终走向了灭亡,但它在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原有的科举制度中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同时结合现状,让科举制的精髓和优秀内涵、理念焕发新的生机。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qikandaodu/2020/052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