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语中的君子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集中了孔子的政治、道德、学术思想的精华,虽然篇幅短小,却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典籍,一经问世,《论语》便成为历朝历代读书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集中了孔子的政治、道德、学术思想的精华,虽然篇幅短小,却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典籍,一经问世,《论语》便成为历朝历代读书识字之人的必读之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德才兼备、文质彬彬、重仁义、轻财利的君子,不仅为士大夫阶层所推崇,成为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更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超凡的人格魅力,沉淀于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之中,熔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思想激烈碰撞,重新审视《论语》中的君子观,对其丰富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提取,不仅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且对教育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君子”一词内涵溯源

早在先秦典籍如《易经》《诗经》《尚书》中,“君子”一词便大量出现,但多指统治者或贵族男子,并不带有道德意义。如《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君子”与“小人”侧重身份不同,以便于区分地位的高下。当氏族贵族没落后,彰显地位的“君子”之称也逐步褪去政治色彩,但其内涵中饱含赞美之义的语义特征仍被保存下来,后人也就越来越多地用“君子”来称呼其所爱或尊敬的人,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君子”一词内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孔子时期,“君子”的道德品质内涵才得以正式确立,《论语》是最有力的证据。据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统计,孔子在书中提及“君子”多达107次。虽然其中一部分仍指“有位者”,但数量更多、给后世影响更深远的却是“有德者”。在此,孔子赋予了“君子”一种新的意义,由代表身份地位的某一类人变成了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篇》,以下所引《论语》只注篇名)由此可见,在孔子眼中,“君子”的境界仅次于不得而见的“圣人”。

在论及君子的众多言论中,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除却主观认识的差异,我们仍能感受到书中君子形象的极大魅力。他们对内自省修身,对外立身行事,追求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人格近乎完美,可以说君子是孔子自律和他律的准则,更是孔子身为教育家面对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社会大环境提出的一种理想型育人观念。可以说,“君子”到了孔子这里才正式成为一种道德的理想。《论语》中的君子观对后世影响极大,逐渐发展成为儒家文人的道德标尺。

二、《论语》中“君子观”内涵解读

承载着《易经》中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这种精神,孔子在《论语》中将君子内涵丰富细化,赋予君子极大的道德内涵。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君子虽不及圣人,但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人格理想。君子观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孝敬长者,友爱兄弟——君子之基

孔子将“孝悌”看作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根。《学而篇》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恰如大树,根深方能叶茂;又如江河,源远才能流长。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君子最基本的品行。换言之,君子以“孝”为基本,做好了孝道这一最基础的工作,仁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子女爱父母是由人的天性禀赋所决定,但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推及他人,便是把小我之爱扩展到爱他人、爱万物的大爱。

《泰伯篇》中,孔子论及“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君子若能以“孝”垂范,则民众亦效法孝道。所以当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心怀对亲长的挂念时,“仁”也就自然从民众中兴起了。

在古代家庭宗法制度背景下,孝敬长者、友爱兄弟的孝悌观应运而生,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观念传递出家庭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国家的政治原则是相同的。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家国一体,密不可分。家庭关系处理得当,小家的安定和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坚守仁德,秉持道义——君子之核

在孔子的思想里,君子视“仁”为毕生追求和终极目标。“仁”是君子的本质和内核所在,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会守住本心,坚守仁德。“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篇》)这就是孔子眼中的君子:时间再短,哪怕吃饭的间隙,君子也不能违背仁德;境况再窘迫,哪怕匆忙仓促间、颠沛流离时,君子也必定与仁德同在。一直以来,孔子也是这样做的。在周游列国经过宋国时,孔子因指责权臣桓魋役使百姓修建石棺而遭到桓魋的记恨。孔子师徒在大树下讲习演礼,桓魋带人砍掉了大树,还要继续追杀孔子。弟子们都劝孔子赶快逃走,但在此危难之际,孔子仍泰然自若。“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只有具有极大自信之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这是对君子坚守仁德的最好注解。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qikandaodu/2021/0223/596.html

上一篇:坛经不为说破的当代教育意义
下一篇:庄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