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博(1987—),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调查;
徐照(1989—),女,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国今后民营经济及农村地区发展指引了方向,特别是给乡村民营企业提振了信心,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民营企业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教育作为提升乡村民营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需要面向农村开展创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全面提升企业参与者的素质,适应新时期我国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进步。
一、我国乡村民营企业的优势和困境
我国乡村民营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组成:由本地村民个人或合伙兴办的、由外来人员创办的工商资本在乡村的、由乡镇企业改制形成的。乡村民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带有其独有的特点,具备乡土属性,若能因地制宜,与当地文化、民俗、特产、生态等条件融合,能够发挥强大的吸引力。乡村民营企业一般运营机制较为灵活,组织机构精简,能够对市场变动做出及时响应,特别是对当地和周边的市场非常熟悉,能够发挥本土优势。而且,乡村民营企业具有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的机遇下,未来可期。
1.乡村民营企业在各领域的重要作用
乡村民营企业在推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需要乡村民营企业的助力,民营企业的贡献不可小觑,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会使得乡村民营企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乡村民营企业在农村广袤天地发挥了独特优势,乡村民营企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随着乡村民营企业集中化、园区化发展,就地就近吸纳从业农民上亿人,同时,每年解决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中一些较大规模企业,员工达到数十万之多,强大的就业岗位支撑,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乡村民营企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三成以上来自乡村民营企业工资,而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七成以上,这在脱贫奔小康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乡村民营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领跑优势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在快速释放。特别是乡村民营企业贡献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建有技术研发机构的企业近七万个,中专文凭以上从业者达到3600万人[2];乡村民营企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园、乡村特色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选择返乡创业,城乡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市场大有可为。
2.乡村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乡村民营企业立足农村,但外在条件方面和企业自身情况与其他企业相比,依然存在一些劣势。区位条件方面,乡村民营企业所在的农村地区,虽然在近几年脱贫攻坚战略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有了全面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地理位置较为偏僻,阻碍了部分农业产品的销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使得生产条件、产品品控、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信息不畅,除了影响企业对市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同时,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这些问题除了客观原因外,还由于乡村民营企业没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技术,掌握新知识解决发展问题;企业资源方面,农村地区的企业资本、管理层与员工综合素质、企业科技含量等资源相对缺乏,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乡村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展,同时,也导致了乡村民营企业在产品竞争力、服务质量、生产技术、科研实力、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存在隐患;经营管理方面,乡村民营企业是农村土生土长的企业,多数还保留着家庭作坊式的管理风格,没有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管理,这也是由于企业管理知识储备存在差距造成的,这使得乡村民营企业在运营、发展、决策等方面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在营销上,开拓市场、差异化销售、产品布局、推销宣传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企业软实力亟待提高;政策落实方面,乡村民营企业扎根基层,国家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需要层层落实,并且在乡村企业层面,存在对政策解读不到位、理解不深刻的情况,使得部分惠民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在金融贷款和减税降费方面乡村民营企业同样不具备优势,除了部分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对小微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的原因外,乡村民营企业相关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乡村民营企业错失了部分政策红利。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qikandaodu/2021/0718/971.html
上一篇:直播对展览行业及会展教育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农村贫困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困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