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寒 程龙伟
第707期
古代书院作为我国传统人文文化、儒家教育的典范,秉承儒家“以仁德为本为先”的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重立志,重力行,尊师益友,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教育史上历时千余载,至今仍被世人发扬传承,对于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书院的讲会仪式很好地体现了书院作为古代学术机构,重视学术自觉、推崇学派传承和鼓励学术自由的特点。当代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也可以借鉴这些优秀传统,在仪式中体现大学的学术自觉,倡导与不同信仰、不同学派之间的交锋和融合,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
传统书院的讲会仪式很好地体现了书院作为古代学术机构,重视学术自觉、推崇学派传承和鼓励学术自由的特点。当代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也可以借鉴这些优秀传统,在仪式中体现大学的学术自觉,倡导与不同信仰、不同学派之间的交锋和融合,以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对话。
传统书院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关键就在于其独创的“讲会制”和“会讲制”。讲会仪式和讲会内容成为书院坚持学术研究、独立自主办学的标志。当今高校中的“学术论坛”与传统书院“讲会制”有类似之处。当前一些高校开始通过聘请校外名师到学校讲述系列报告,学校自身成立研讨会组织或者开展名师在线交流讨论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师生对于学术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些学术活动举行前,可以效仿传统书院讲会仪式,规范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让参与者真正融入学术讨论的情境中。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活动明显地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功能。祭祀仪式确立道统及学统,讲学仪式又扩大了学术影响及学派传承。例如,高校纪念型仪式教育活动保证了信息的重新收录,是一种集体在场,也是一种文化再造。在具体的仪式过程中,时间符号被赋予特殊意义,它引导学生重温历史,强化记忆。从空间看,仪式教育活动场所除了占有客观的位置,其中的物件还被赋予了特定意义。例如,当学生们走进校史馆这个特定的空间,关于学校历史的记忆就能够得以强化,一种特殊的情感会油然而生,有关校徽、校训和校风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
从仪式教育活动入手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乃因为仪式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具显性的表征。在高校仪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仪式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处世态度和处事方式是学校校园文化核心之表象。通过仪式教育活动本身所包含的因素和特征,可以有力地观察高校校园核心文化的建设。因此,仪式教育活动的视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绕开的环节,因为它们承载着核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
此外传统上书院“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宋代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而当代教育中,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当代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传统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传统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萧寒:安徽合肥人。安徽区域文化独立研究人,安徽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合肥市民俗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地方文史暨民俗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程龙伟:安徽淮南人。华夏茶书院院长、知名茶人、紫砂文化学者、茶事活动策划人,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45.html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