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5600?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精彩导读
2020年7月26日,应2020中小学卓越校长高级研修班邀请,东北师大附属小学校长于伟开设线上讲座,总结、提炼了东北师大附小的“率性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从学理层面剖析了“率性教育”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详细分析了东北师大附小“率性教育”的内涵,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分析了“率性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的细节和要害。不仅为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开展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借鉴,同时为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养分和参考。
以下为讲座内容精编。
”
“率性教育”的提出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提出,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历史、传统,我们主要是基于东北师大及附小的优良传统,基于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我们已经储备的教育理论资源的思考。
东北师大创建于1946年,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教师教育服务的传统。东北师大这几年提出了两个理念:
一、“尊重的教育”,核心是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因为东北师大主要是培养中小学老师,首先要了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
二、“创造的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是基础,基础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基于附小的优良传统。东北师大附小建立于1948年,作为师范大学创办的附属小学,肩负着“实验、示范”的历史使命,构建了融历史积淀、时代气息和校本特色于一体的学校精神。东北师大附小70多年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围绕着教育教学、解放儿童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20世纪末的“小主人教育”、新世纪初的“开放式教育”等,核心目的都是要“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教育中的主人,让儿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爱。
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从小学到中学,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有的需要老师家长督促,采取各种措施才能坚持学习。
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够的问题,学生是有差异的,个性教育是创造教育的基础。
三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学习是一种本能,教育的起点是人的先天本能。在终身教育时代,不愿意学习就意味着终身都会感受到痛苦。
基于古今中外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文化财。孩子不小,有很长的历史根源。人类保守说也有300万年历史了,如果20年为一代,那么一个6岁的孩子承载的就是15万代的基因与经验。虽然小孩子的社会阅历有限,但是孩子的身后有十几万代的基因积淀和经验,因此,孩子不小,不容小看。受著名历史学家熊秉真教授启发——她最近几十年一直关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儿童是怎么成长的。在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就有对小儿疾病的记载,比如说龋齿,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很好地去研究“儿童”——未成年人。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他们爱动爱玩,不爱受约束,所以教育孩子,要顺着他的天性,使他心中喜悦,这样才进步得快。
提出“率性”,关注《中庸》,是深受陈元晖先生的影响。他是东北师大教育系和东北师大附中的创始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元晖先生说过:中国最早的教育哲学是《中庸》,教育目的是使学生闻一知十、更聪明,附中的老师不要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我提出率性教育中的率性两字就来自于《中庸》。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说: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又想象力和抽象力。要重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的教育,教育的起点是人的先天本能。
要研习从古希腊到当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关于儿童关于教育的丰厚的思想文化财。儿童是我们研究教育问题的起点,皮亚杰非常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儿童自发的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教育,让儿童主动、自发的学习,教育要注意儿童特点、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
“率性教育”的内涵
率性二字来自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率性指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率性教育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0/0901/421.html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