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协作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际共同体:动力、内涵与运作策略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伍红林
摘 要:“U-S”协作背景下中小学校际共同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的需要,不但能扩展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也能成为扩大教育理论者专业力量影响的有效途径。“U-S”协作背景下中小学校际共同体具有深厚的专业品性以及校际影响的双向性与多维多层性等特征,其运作策略强调地方行政力量、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中小学实践者之间形成有效协作,同时要依靠定期的校长联席会议,开展精心策划的校际联动活动等。
关键词:大学与中小学协作;校际共同体
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者进入中小学教育实践现场,与实践者建立起研究伙伴关系,并以此推动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中大学与中小学协作的巨大发展。然而,这些关注普遍缺乏对大学与中小学协作背景下中小学之间构建共同体的探讨。实际上,作为大学与中小学协作的重要构成,中小学校际间共同体式的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与中小学协作的发展水平和成效。本文中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U-S”协作背景下中小学校际共同体建设的动力
1.当代中国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的需要
随着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日渐深入,我们已越来越体会到这场变革“不满足对系统的修补,也不是只需要消除和改变原来系统中不合适的或需要改变的方面,而是必须包含着重建的任务”。[1]这种重建意味着学校内在基质、整体形态和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方式等方面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型。这一变革性质决定了变革过程中经常“期待之事不能完成,通向意外之事的道路却被开通”。[2]变革的复杂性与反复性对中小学及其实践者带来了难以单独应对的挑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中小学成为教育变革基本单位、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成为教育变革基本主体的日渐清晰,已有越来越多中小学及实践主体投身于教育变革之中,其中也有少数获得了初步成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投入主要还是个别式的,即是一所所学校或一个个实践者的各自投入,相互间缺乏有计划、有效的持续沟通与合作,因而在多维多层的变革问题之前难以集聚力量,虽有少数成功但更多的却往往陷入困境。所以,教育变革的未来方向之一将是由单兵独战变为联合作战。这里的联合首先是大学教育理论者与中小学实践者间的合作,其次则是在前者框架之下的中小学(实践者)间的紧密合作。
2.扩展优势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化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应对这种差异,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其常规策略是加大投入以及加强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其快速发展等(如“空降”一些优势学校的优秀教师等)。这些策略有一定效果,但不十分显著,因为其强调自外而内、自上而下对薄弱学校的外源式支持,却忽视了这些学校原有文化的更新和内在发展力量的培育等内源式动力的形成。对此,大学与中小学协作中的中小学校际共同体建设有可能成为另一条解决路径。
就校际共同体的组成来看,学校有强有弱,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存在着丰富的差异性资源;就发展贡献来看,强调不同学校发展的潜力、创造和特色,弱势学校也并非只是“吸收”的一方,它也可能对优势学校的发展提供启发性的经验;就发展形式来看,强调校际之间开放式的合作,在大学与中小学协作中各自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在定期的开放式研讨中不同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可以对其他学校的发展产生辐射性影响。最根本的是,在校际间长期的互动中,不同学校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在竞争式的日常合作中实现学校文化的更新、教师发展与研究精神的形成、学校管理的变革和领导队伍的发展,从而实现发展动力的内化。
3.扩大教育理论者专业力量影响的需要
目前,大学教育理论者深度介入中小学教育变革实践,实现教育理论更新与教育实践变革的双向建构正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们要认识到,相对于广大中小学而言,大学教育理论者的专业力量还十分有限,不可能实际介入到每一所中小学中去。理论者的普遍选择要么是蜻蜓点水式地到中小学调研、做报告,要么则是采取“间接接触”方式,即通过“中间人”而非两类主体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而言,理论者通过所谓“中间人”(往往是研究生或雇用的有经验的实践者)来与中小学实践者沟通,其任务是向双方传达研究的信息、要求、措施等。而理论者本身则将主要时间花在大学里自己的学术研究上。这是一种“遥控式”的合作,在国外十分流行。目前,在中国香港地区也已出现,即理论者聘请“学校发展主任”① 担任中间人,让这些领会理论者意图的“主任”们频繁进入中小学指导实践者的实践,并与后者交流促进其专业发展,当然也向理论者反映实践者的状态。无疑,这些“中间人”在理论者人数有限而又要大规模推广以合作教育研究为基础的学校变革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其不足在于隔断了理论者与实践者面对面交流的深度与频度,不利于理论者及时有效感知实践者的需要和中小学变革中的问题,也不利于发展理论者自身理解、解读中小学教育实践生活的能力。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理论者与实践者以网络虚拟空间为平台进行间接接触,大家在网络上直抒所见、交流心得、探讨问题。这亦不失为一种合作手段,有利于双方在开放的情形下表达意见。但其问题在于,这种交流可能具有虚假性,有时“说得比做得好”甚至“光说不做”,其主张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成真实的教育实践则尚待考察。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0/10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