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从篆书到草书,从甲骨文到宣纸,中国的书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的审美,是应当被继承和发扬的古老艺术,现当代学习这门艺术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怪现象也层出不穷。
最怪就怪在不能好好写上面,比如说邵岩的所谓“射书”,周命迪的所谓“鼻书”,曾翔的所谓“吼书”,张强的所谓“盲书”,王冬龄所谓的“乱书”,还有沃兴华的所谓“丑书”……不是不提倡书法上的创新,但这些行为并没有给人以视觉享受,反而引起了极端的不适,连带着弘一大师李叔同都遭了殃。
李叔同于1942年10月初身体到了极限,7日写遗嘱,10日他交给了妙莲法师4个字,13日安详西逝,而那四个字就是“悲欣交集”,这四个字乍一看上去确实歪歪斜斜,有人联系到当下,就说弘一大师开启了“丑书”先河,结果有人借此来嘲讽他的功底,事实上但凡看过他16岁的书法,都不会这么狂妄。
1880年的天津河北,李叔同出生,他的父亲原本是进士,后来从商成为天津巨富,李叔同因此一出生就是妥妥的小少爷,不过虽是小少爷却并没有得到溺爱,年长12岁的哥哥对他功课非常之严苛,也就是说他6岁时就开始接受上流教育,书法不过其中一项基础,而他真正入门,是在1887年8岁时拜常云庄为师。
这个天才15岁左右书法上就于当地非常有名了,夏丏尊回忆录里说他以魏书为主,同时攻各朝书法,那是临什么像什么,如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保存完好的李叔同11岁书的柳公权《玄秘塔碑》扇面、15岁书的《八破图》、16岁书的魏碑体扇面,功底之深厚,是现在那些哗众取宠的大师们绝对比不上的。
还要知道李叔同中学的时候因为字写得太好,得了个“李双行”的美称,夏丏尊得到的一大堆让他当场暴富的卷轴,也多是那时候进出窑子的李叔同写的,他虽然不缺钱但是当时肆意标价让大家买他的字画篆刻,追捧者如过江之鲫,后来李鸿章最爱用的两方私章--鸿章私印”“少荃”,就是少年时期的李叔同刻的。
他自己对书法也很热爱,而且是出于骨子里的热爱,像李叔同这一类人,不需要通过书法来标榜自己的才华,也不需要书法来为自己挣得名声,更不需要书法来为自己获得金钱和地位,所以是非常纯粹的,即便是1918年38岁剃度出家,得了个号为“弘一”,整个人从浪荡走向沉淀,他仍表示“诸艺俱疏,惟书法不火不俗”。
在这种热爱还有日复一日的潜心研究之下,他得出了自己的“弘一体”,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可以看到他的弘一体刊落声华,天真吐露,所以才有人说是“婴儿体”“娃娃体”“小孩子的涂鸦”,话说若有小孩子涂鸦能得这种美感,他根本就是比弘一大师还天才的天才,请叫他一辈子也不要长大。
李叔同在创造弘一体时,明显将书法和佛法结合了起来,把“锋”都藏了起来,让字显得温煦、恬静,但这种藏你不会觉得匠气,弘一大师的书法永远不会有匠气一说,如果你知道他和夏丏尊的故事的话,你就会知道那时候夏丏尊请求他写字模,他尝试了之后放弃了,理由其一是:
今余书写之字,依整张之纸看之,似甚齐整,但若拆开,以异部之字数纸,拼集作为一行观之,则弱点毕露,甚为难看。
甚至在晚年的时候,他越发让自己的字走在拙朴的道路上,于是就有了大家口中的“丑书”,可书法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字形上的变化,而在于变化是否基于情感的表达,比如说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因为是颜真卿悲愤之余写下的,字随着情绪的起伏而起伏,你看到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下笔之人的内心世界。
所以弘一大师的“悲欣交集”之所以“丑”,也就不难理解了,他和现当代那些大师的丑不一样,他是临死之前手中无力、心中情绪驳杂,根本没有空去关注笔墨工拙,只是一股脑表达自己而已,因此网友可以说他开创当代丑书先河,但以此来抨击他委实没有必要,反而要多看看书、多品品书法作品,多自己动手写一些,提高审美能力。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djysjyjxyjzz.cn/zonghexinwen/2021/0616/905.html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投稿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编辑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版面费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